程志平:从浙江温州到加蓬的传奇商路
中华民族自古以其勤劳、坚韧和开拓精神著称,许多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打拼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。早在民国时期,就有不少中国先驱远赴非洲,勇敢地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上开创事业。其中,程志平是最为人熟知的先行者之一,他是那个时代最早去非洲创业的华人之一。
程志平出生于清朝末年的浙江温州,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农家。在家乡战乱不断、天灾人祸不断的困境中,他不得不离开家园,搭乘一艘货船前往遥远的海外寻找一线生机。到达法国后,程志平第一次接触到殖民地的概念,并意识到在法国本土从事底层劳动很难脱颖而出。于是,他决定前往法国的非洲殖民地——加蓬,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展开剩余79%初到加蓬,程志平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聪慧才智,迅速扎根于这片陌生的土地。起初,他在一家面包店做杂工,每天兢兢业业,认真工作。通过这段经历,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生活技巧,也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。不久后,程志平发现了在蒂尔港倒卖瓷器的潜力,便开始投入这一行业,很快便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凭借这些积蓄,他租赁了一条渔船,开始经营鱼类生意,生意越来越红火,逐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。随着资金的不断增长,程志平又投资开设了一家伐木厂,将非洲丰富的木材资源出口到世界各地,他的生意很快就扩展成了庞大的企业。
通过卓越的商业眼光和持续的努力,程志平成功跻身当地富豪行列,资产达到了千万美元。年轻有为的他不仅赢得了丰厚的财富,还赢得了加蓬当地酋长的青睐。酋长甚至主动上门提亲,表示希望将女儿嫁给这位才华出众的华人商人。程志平与这位非洲姑娘结为夫妻,并于1942年迎来了他们的儿子——让·平。
程志平的人生本已充满传奇色彩,但更加令人惊讶的是,他的儿子让·平几乎成为了加蓬的总统。让·平自幼聪慧异常,年纪轻轻就能熟练地管理工厂的账目。程志平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,特意请来了法国的教师进行辅导,还亲自教导他中国传统文化。让·平的心中一直有着对中国的深厚情感,他自豪地称自己为温州人,梦想着有一天能亲自回到父亲的故乡,他坚信这一梦想终将实现。
让·平完成了加蓬的高中学业后,便赴法国巴黎深造,选择了经济学专业,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,这在非洲地区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成就。尽管程志平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家业,但让·平的志向并非经商,而是投身于政府与外交事业。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,开启了自己的外交生涯。
凭借流利的中、英、法三种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让·平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中游刃有余,工作效率高,成效显著。几年后,他返回加蓬,投身于国家的外交工作。凭借出色的能力和广泛的人脉资源,让·平在政坛迅速崭露头角,先后担任了新闻部长、矿业部长、财政部长等重要职位,成为加蓬政坛的耀眼新星。
让·平的非凡表现引起了加蓬总统邦戈·翁丁的高度关注,邦戈十分器重他,多次出访均由让·平陪同。为了巩固这一关系,邦戈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让·平,并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。然而,邦戈总统不久后去世,原计划由其子阿里·邦戈继任总统,并由让·平辅佐稳固政权。谁曾想到,让·平竟然渐渐显露出更为雄心勃勃的政治野心。
当一位浙江温州的后裔竞选非洲小国总统的消息传出时,瞬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令人遗憾的是,让·平未能成功战胜阿里·邦戈,竞选最终以失败告终。这一挫折让他感到十分沮丧。为了释怀内心的失落,让·平决定前往中国,回访父亲的故乡——温州。
回到温州后,让·平与许多亲戚重聚,中国人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深深打动了这位中非混血儿。如今,让·平以华裔身份为荣,视自己为中非文化的桥梁,继续在两地之间架起友谊的纽带。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视为中非友谊的象征,依旧怀揣着父亲的梦想,继续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贡献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